森林脑炎 症状

别名:蜱传脑炎,苏联春夏脑炎,双波脑膜脑炎,远东脑炎

森林脑炎症状_森林脑炎有什么症状

  1.潜伏期 一般为10~15天,最短2天,长者可达35天。

  2.前驱期 一般数小时至3天,部分患者和重型患者前驱期不明显。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低热头昏乏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大多数患者为急性发病,呈急性型经过。

  3.急性期病程 一般为2~3周。

  (1)发热:一般起病2~3天发热达高峰(39.5~4l℃),大多数患者持续5~10天,然后阶梯状下降,经2~3天下降至正常。热型多为弛张热,部分患者可出现稽留热不规则热

  (2)全身中毒症状:高热时伴头痛、全身肌肉痛、无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并由于血管运动中枢的损害,患者还可出现面部、颈部潮红结膜充血,脉搏缓慢。部分重症患者有心肌炎表现,常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心电图检查有T波改变。严重患者可以突然出现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等。

  (3)意识障碍和精神损害: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神志、意识变化,如昏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昏迷,亦可出现谵妄和精神错乱。

  (4)脑膜受累的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头痛,以颞部及后枕部持续钝痛多见,有时为爆炸性和搏动性,呈撕裂样全头痛,伴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一般持续5~10天,可和昏迷同时存在,当意识清醒后,还可持续存在1周左右。

  (5)肌肉瘫痪:以颈肌及肩胛肌与上肢联合瘫痪最多见,下肢肌肉和颜面肌瘫痪较少,瘫痪多呈弛缓型,此与乙型脑炎不同。一般出现在病程第2~5天,大多数患者经2~3周后逐渐恢复,少数留有后遗症而出现肌肉萎缩,成为残废。由于颈肌和肩胛肌瘫痪而出现本病特有头部下垂表现,肩胛肌瘫痪时,手臂摇摆无依状态。

  (6)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出现锥体外系统受损征,如震颤不自主运动等。偶尔可见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或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轻瘫

  4.恢复期 此期持续平均10~14天,体温下降,肢体瘫痪逐步恢复,神志转清,各种症状消失。

  森林脑炎一般病程14~28天,但有少数患者可留有后遗症,如失语、痴呆、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还有少数病情迁延可达数月或1~2年之久,患者表现为弛缓性瘫痪、癫痫精神障碍

  近年来国内报告,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过去有所减轻,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可能与采取免疫注射,加强对症治疗有关。

  5.临床分型 按病情轻重分为下列4型。

  (1)重型:突发高热、头痛、昏迷、迅速出现脑膜刺激征及颈肌和肢体肌肉瘫痪,或在发病短期出现上行性麻痹。危重患者如抢救不及时,可于1~2天内死亡,少数5~10天内或迁延数月因呼吸衰竭等而死亡。

  (2)普通型(中型):出现高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伴有不同程度肌肉瘫痪,多在7~10天体温降至正常。

  (3)轻型:多有发热、头痛、头昏、食欲缺乏和全身酸痛等全身感染症状及脑膜刺激征,脑症状不明显。多在5~7天体温开始下降,逐步降至正常,无后遗症。

  (4)顿挫型:仅有轻度头痛,可有恶心、呕吐,体温38℃左右,维持l~3天即迅速下降。

  6.按临床神经系统表现与病理特点的分型

  (1)脑膜炎型:主要是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受累的临床表现,而无瘫痪或意识障碍。

  (2)脑膜脑炎型:除脑膜炎型症状外尚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伴有惊厥、锥体束征或锥体外系统体征。

  (3)脑干型:除脑膜脑炎症状,还有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表现。如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瘫痪,语言障碍和吞咽困难等表现。

  (4)脊髓灰质炎型:主要表现为肌肉弛缓性瘫痪。

  (5)上升型(Landry型):开始症状轻,下肢出现瘫痪,此后病变随神经通路上升至颈部,可致周围性呼吸麻痹,最后为延髓麻痹。

  (6)混合型:是临床上症状最重的一型,具有上述几型临床综合表现,病死率极高。

  诊断依据流行季节(春秋季5~7月)在疫区曾有蜱叮咬病史,或饮生奶史。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颈肌瘫痪;白细胞升高,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及蛋白质轻度增加;血清学检测补体结合、血凝抑制、ELISA试验阳性,或RT-PCR检查阳性。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