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角结膜炎 诊断

别名:干燥性角结膜炎

干燥性角结膜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干燥性角结膜炎

  诊断

  泪液分泌不足和口腔干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综合临床和实验室发现,以下几点有助于诊断:

  1.主觉双眼干涩、烧灼感、分泌物增多、羞明而无流泪,感情受刺激时泪液也不增加。患者片于一种欲哭无泪的痛苦状态。

  2.Schirmer氏Ⅰ试验:滤纸浸润湿小于10毫米,泪河宽度小于0.1毫米,提示泪液分泌不足。

  3.泪膜破裂时间(简称BUT):小于10秒,表明泪膜不稳定,是泪液中粘蛋白缺乏所致的KCS的突出标志,提示结膜的杯状细胞严重损害或丧失。

  4.结膜囊(特别是下穹窿部):富于粘条状分泌物,角膜表面有卷丝状或点状浸润。

  5.1%二碘曙红试验:着色点呈三角形,基底向角膜缘,顶部指向内外眦,主要集中在睑裂区结膜上皮,有时角膜下1/3范围的上皮也有着色。甲基纤维素影响此试验阳性率。

  6.结膜活检(穹窿部):结膜上皮增生,表层有角化,基底层细胞间有淋巴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上皮下结缔组织增生和血管新生,伴淋巴细胞浸润。

  7.涎腺管造影:在肋腺或颌下腺管内注入造影剂,在充盈期摄片,取出导管给予促唾液分泌剂(如柠檬汁)刺激唾液分泌,5分钟后摄第二张片。正常人因唾液分泌造影剂在2分钟内排空,而SJS与KCS患者则可显示涎腺管的周围导管点状扩张,严重者呈桑椹状,或形成空腔。

  8.涎腺同位素扫描 :正常腺体摄了99m锝后产生一个鲜明的烁扫描图,静脉注射经99锝标记的过锝酸钠后3、8、15分钟闪烁扫描记录涎腺99m锝的摄入量。扫描的结果与涎腺管造影相仿。

  9.唇腺活检:可见小叶导管周围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而无导管股上皮增生。如唇腺活检可疑,则作泪腺或唾液腺活检进一步确诊。

  10.泪腺的病理学改变:分类4期。0期腺体正常;Ⅰ期有轻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导管排列不规则,小叶内纤维化;Ⅱ期正常小叶结构破坏,广泛淋巴细胞浸润和腺泡萎缩;Ⅲ期只有很少腺泡细胞残留。腺体基本纤维化。

  11.血液学检查常显示轻度贫血、嗜伊红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12.免疫学检查: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IgA、IgM、IgG增主同,淋巴母细胞转化率表明细胞免疫水平低下。

  干燥性角膜结膜炎有两型。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浅层点状角膜炎)和/或结膜上皮有散在的,纤细的点状脱落,病变区主要在上下眼睑之间(眼睑内或暴露区),可被荧光素染色。病人眨眼次数增多,然而也有少数病人由于眼干燥而使眨眼次数减少。

  泪液缺乏性干燥性角膜结膜炎者,结膜可出现干燥,失去光泽并有很多皱褶。此型干燥性角膜结膜炎是最普遍的一种孤立的,特发的病变,在绝经的妇女更为多见。较少见于可引起泪管瘢痕形成的一些其他病变,例如瘢痕性类天疱疮;也可继发于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沙眼;或为泪腺受损或泪腺功能异常的结果,例如移植物-排斥-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放疗后或家族性自主神经机能异常。

  Schirmer试验不用局部麻醉,将标准的滤纸条放置在下睑中,外1/3交界处,如果连续2次在5分钟后滤纸条只湿润≤5mm时便可确诊为泪液缺乏性干眼症。极少见的,严重的,进行的,慢性干燥可引起眼表面角化或角膜上皮脱落而导致瘢痕形成,血管形成,感染,溃疡形成甚或穿孔。这些严重病例的视力常显着减退。

  蒸发性干燥性角膜结膜炎也可在睑缘出现大量泡沫状泪液。本病常伴有睑缘炎红斑痤疮。此型干眼症可十分干燥而致角膜上皮脱落或视力减退者则极少见。Schirmer试验结果通常是正常的。滴入小量的高浓度荧光素可见到泪膜,可揭示完整泪膜的破损率加快(泪膜破裂试验)。

  Sjgren综合征病人患有泪液缺乏性角膜结膜炎和口腔干燥。此综合征的发生可为孤立现象(原发性Sjgren综合征)或伴有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性Sjgren综合征)。可应用血清学和唇涎腺活组织检查以作出诊断。患有原发性和继发性Sjgren综合征者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为正常率的40倍,故医师必须仔细随访。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闁哄绻戦悘鍕礌鐠囨彃鎮佺€甸偊鍠曟穱濠囧礂椤戣法鑸归柛娆欐嫹 xlyd-999

闁圭ǹ顦遍~鏍偓骞垮€栭悡锟犳偪閸撗勨挄

闁圭ǹ顦甸崕瀛樻媴瀹ュ棛鍙€闁汇倕澧藉锟�

闁圭ǹ顦扮€氶箖妫呴搹顐ゅ弨闁汇倕澧藉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