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吸虫病 诊断

别名:血吸虫,血吸虫病

脑血吸虫病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脑血吸虫病

  诊断

  1、脑脊液或脑组织活检中查到血吸虫虫卵。

  2、血清学试验、血和脑脊液嗜酸粒细胞增多。

  3、脑CT及磁共振成象能显示病变部位、数量。

  鉴别

  鉴别诊断肉芽肿型脑血吸虫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常与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因此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1  胶质瘤

  增强扫描可见结节状、环状及花边状强化,延迟重复扫描90 s后病灶强化度逐渐降低并消退,为丰富的肿瘤血管供血所致。病灶多位于脑白质深部,占位效应明显。血清免疫学检查为阴性,有助于鉴别。

  2  转移瘤

  病变多位于皮质下区,可为单个或多个结节,环状或不规则强化灶,中心可有坏死囊变,无融合倾向,占位效应明显,临床上有原发瘤病史,而脑血吸虫肉芽肿为多个强化小结节聚集,部分融合成团块状,周围伴有不均匀小斑片状强化,较易鉴别。

  3  结核瘤

  可发生在脑实质任何部位,为结核杆菌沉积在脑内所致,易发生钙化,常为多发厚壁环形或结节状强化灶;多个聚集、有融合倾向的结核性肉芽肿呈串珠状或梅花样强化,可见“微环征”和“靶征”, 灶周水肿较轻;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有基底池强化及程度不同脑积水[27],临床上有脑外结核史与结核中毒症状,且血清免疫学检查阴性与之鉴别。

  4  脑囊虫病

  同为脑内寄生虫病,常为多发散在的小囊泡及小结节强化,可伴有头节、水肿及占位效应轻,主要位于脑白质区,也可发生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而脑血吸虫肉芽肿为多发聚集的大小不等结节,灶周水肿明显,血清囊虫或血吸虫免疫学试验阳性,有利于区分。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

【中医宝典】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赣ICP备16000927号-4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