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痰
流痰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外科医案汇编》云:“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痰。”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不红不热,化脓亦迟,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溃后不易收口,易形成窦道,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因本病发病部位不同,尚有许多不同名称。如发生于脊背的,叫龟背痰;发生在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痰;发生在环跳部的,叫附骨痰;发生在膝部的,叫鹤膝痰;发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发生在手指骨节的,叫蜣螂蛀等。名称虽异,但其病因、证候和治法及预后基本一致,故统称为流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
病因
多因先天不足,肾气不充,骨骼柔嫩,或外来损伤,致气血失和,风寒痰浊凝聚留于筋骨而发病。成人多因劳倦内伤,肾精亏损,骨骼空虚,正不胜邪,风寒痰浊乘虚而入,侵袭经隧……
症状
多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常可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史,尤以肺结核最多。发病部位以脊椎最多,其次为下肢髋、膝、踝关节,其次为上肢肩、肘、腕、指等骨关节间。一般多单发。初期……
诊断
一、附骨疽大多发于长骨干骺端;起病较快;开始即有高热;疼痛剧烈,病变处胖肿,靠近关节的干骺端有明显叩击痛。二、流注发于肌肉;无固定部位,随处可生;大多为多发性;……
并发症
一、本病各期五虚象时,可内服鹿角粉,一次3G,或小金片每次4片,或虎挣散每次0.3G,——日2次。二、抗痨治疗.用雷米封、链霉素、乙胺丁……
治疗
一,内治法(一)阳虚痰凝患部隐隐作痛.不红不热,肿胀不显,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痛甚;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分析:阳气……
预防
1.增加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2.长期卧床,或并发瘫痪者,应注意经常帮助其变换体位和擦浴,预防褥疮发生。3.病变以关节为主,应限制病变关节活动。凡病变在胸、腰椎……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流痰
- 流痰《中医外科学》
- 流痰【中医名词术语】外科病症
- 流痰《中医名词词典》
- 流痰《中医词典》
- 流痰《中医外科学》
- 流痰【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
- 流火流痰痧《痧胀玉衡》
- 流火流痰痧《痧胀玉衡》
- 流痰(骨与关节结核)【中医临床中医骨科】

流痰 知识
閺夊繑鐏勯崠璇插悁瀵邦喕淇婇崗顑跨船閸欙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