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性葡萄膜炎

别名: 麻风性色素膜炎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又称为Hansen病,主要累及皮肤、周围神经、黏膜和眼组织。在眼部可引起兔眼、巩膜炎巩膜外层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麻风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细胞内的细菌,呈短小棒状,(0.21×3)μm~(0.5×8) μm大小。人是麻风杆菌的……

症状

  1.全身表现 麻风杆菌感染后经过3个月~10年(通常为2~5年)的潜伏期才发病。虽然不同类型的麻风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基本的病变为皮肤损害和周围神经病变,也可侵……

诊断

  此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特征性皮肤病变伴有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增粗、皮肤病变内有抗酸杆菌及组织病理学显示巨噬细胞内有成群的杆菌、麻风菌素皮肤试验结果等临床表现和检……

并发症

  慢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眼压通常降低,但在少数患者可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是一常见的并发症,除了与虹膜睫状体炎有关外,还可能与局部苯醌浓度升高有关。……

治疗

  治疗 氨苯砜和利福平是治疗麻风的有效药物,但易于发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以下联合用药方案:①对于少菌型麻风患者,给予氨苯砜和利福平口服半年,氨苯砜的剂量……

预防

  预后 麻风患者的预后与所患类型及治疗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特别是给予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可使患者的预后得到大大改善;延误诊断和贻误治疗时机可致终生的肢体……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麻风


葡萄膜炎


麻风 知识


葡萄膜炎 知识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


网站备案号:赣ICP备16000927号-4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