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皮菌病
别名:
潜蚤病,嗜皮菌症
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本病主要在动物中传播,是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已在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和南美洲等地发现。人类感染病例罕见。1960年Dean等在美国纽约发现4例患者在与病鹿接触后发生了此病。本病预后良好,不经治疗亦可自愈。迄今未发现系统性感染的病例。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嗜皮菌属放线菌目嗜皮菌科,典型菌种为刚果嗜皮菌。其主要特征为好氧或兼性厌氧,基内菌丝体粗,0.5~5μm,被硬胶质囊包裹着,横隔分裂,成熟……
症状
嗜皮菌症常发生在牛、马、鹿和山羊等动物身上,人接触有病动物即可能发病。一般在接触2~7天,在一侧或双侧手背、前臂出现多数无痛性淡白色丘疹或脓疱,直径2~5mm,……
诊断
根据流行病史、与动物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皮损渗出物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及分离培养鉴定而确诊。……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治疗
治疗 对症治疗或不经治疗,皮损常在3~14天内痊愈。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预防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不经治疗亦可自愈。迄今未发现系统性感染的病例。……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鏉忔灄鍖诲吀寰俊鍏紬鍙�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