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绞痛
别名:
慢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
缺血性肠绞痛(ischemic intestinal colic)亦称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是指反复发作的餐后剧烈阵发性上腹部绞痛或脐周围疼痛。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动脉性疾病 绝大多数发生在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动脉的附壁血栓和粥样斑块形成致管腔狭窄甚至使之闭塞。在血管逐渐闭塞的同时,附近血管的侧支循……
症状
常为老年人,有心脏病或周围血管病的病史。男性多于女性。腹痛或腹部不适是最常见症状。疼痛常位于上腹部或脐周,亦可呈弥漫性,可放射至后背及颈部。典型的症状是在饱餐后……
诊断
1.胃溃疡 上腹痛多在餐后0.5~1h出现,经1~2h逐渐自行缓解,但发作有周期性,易发生在初春及秋末季,服用抗酸药及黏膜保护剂疼痛可缓解,胃镜检查可确定。2.……
并发症
由于肠道缺血致吸收不良,引起慢性腹泻、脂肪泻、腹胀等;病程呈渐进性,即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症状性惧食,使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伴有腹胀、便秘的患者可能出现急性……
治疗
(一)治疗 1.内科治疗 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轻症病人首先内科保守治疗。少量多餐,以扩张血管,减低血液黏滞度及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为原则,应用硝酸异山梨酯、单……
预防
1.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2.有人认为50%的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病人为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前兆,进行预防性的血管成形术,但这一措施在学术界尚有争议。……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