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 检查结果
别名:
抗肝胰抗原抗体,抗-4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是自身免疫性肝炎Ⅲ型的血清学标记,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一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
第一步,用未知未标记的抗体(待检标本)加到已知抗原标本上,在湿盒中37℃保温30min,使抗原抗体充分结合,然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
第二步,加上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或抗IgG、IgM抗体。如果第一步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就会和已结合抗原的抗体进一步结合,从而可鉴定未知抗体。
正常值
间接免疫荧光法: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大约25%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仅该项抗体阳性。
相关检查
相关疾病
- 肝炎后综合征
- 肝炎双重感染
- 丁型病毒性肝炎
- 紫绀-杵状指-肝病综合征
-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 药物性肝病
- 暴发性肝炎样综合征
- 丙型病毒性肝炎
- 戊型病毒性肝炎
- 新生儿肝炎
- 甲型肝炎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病毒性肝炎
- 缺血性肝炎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酒精性肝病
相关症状
- 抗精子抗体(AsAb)
- 抗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 抗巨细胞病毒抗体(CMV-AB)
- 抗军团菌抗体试验
- 抗柯萨奇B病毒IgG抗体
-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33抗体
- 抗利尿激素
- 抗链球菌壁多糖抗体
- 抗链球菌激酶试验
-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