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 检查结果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是一种单链糖蛋白,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不断释放入血液,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内,肝脏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灭活的主要场所。它对纤维蛋白有高度亲和力,然后将酪氨酸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和部分凝血因子。是纤溶系统的关键物质。

正常值

  (1)活性测定(t-PA∶A,发色底物法之一):0.3IU/ml。 (2)活性测定(t-PA∶A发色底物法之二): 1.9±0.7IU/ml。 (3)抗原测定(t-PA∶Ag)ELISA法: 1~12ng/ml。

临床意义

  (1)活性测定(t-PA∶A,发色底物法之一): ①肝坏死常伴有纤溶活性的异常,由于消除功能障碍,故t-PA∶A往往增高。但同时由于PAI的活性增强故t-PA的活性实际上是降低的。在DIC和伴有血栓形成倾向的疾病往往有t-PA活性减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PA活性减低。 ②先天性t-PA活性增强已有报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t-PA往往增高。 ③遗传性PA活性缺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表现为多发性静脉血栓形成。 (2)活性测定(t-PA∶A发色底物法之二): ①t-PA∶A增高:表明纤溶活性亢进,见于原发性及继发性纤溶症,如DIC等。 ②t-PA∶A减低: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抗原测定(t-PA∶Ag)ELISA法: ①t-PA含量随年龄、剧烈运动和应激反应而增高,静脉滞留导致t-PA含量增加。 ②先天性t-PA含量增高症。 ③高血脂肥胖症、口服避孕药、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血栓形成、缺血性中风等t-PA含量减低。

相关检查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闂佸搫顦换鎴︽倶閸曨垰绀岄悹鍥ㄥ絻閹胶鈧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绀傛い鎴f硶閼稿綊鏌涘▎娆愬 xlyd-999

鎸夌瀹ゅ仛妫€鏌�

鎸夐儴浣嶅仛妫€鏌�

鎸夌被鍒仛妫€鏌�

鎸夋嫾闊冲仛妫€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