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 诊断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
诊断
综上所述,诊断的必要条件:
①为原发性高血压。
②出现蛋白尿前一般已有5年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程度一般>20.0/13.3kPa(150/100mmHg)。
③有持续性蛋白尿(一般为轻至中度),镜检有形成分少。
⑤除外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⑥除外其他继发性肾脏疾病。
辅助或可参考的条件:
①年龄在60岁以上。
③有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病史。
④血尿酸升高。
⑤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
⑥病程进展缓慢。
鉴别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高血压 若病史十分清楚则鉴别毫无困难,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异常在前,高血压在后;而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患者高血压则先于肾损害10余年。对于病史不清,尤其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例,鉴别常很困难。
2.慢性肾盂肾炎继发高血压 患者多为女性,常有间歇发作的泌尿系刺激征,尿化验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阳性,而后出现肾功能损害(肾小管功能损害常较肾小球功能损害明显)及高血压。肾盂造影显示患侧肾脏形态异常,出现肾皮质瘢痕和(或)肾盏扩张、变形。由于慢性肾盂肾炎多为单侧肾脏疾患,故B超检查两肾大小常不相等,患侧肾脏变小;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两肾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图也常不一致,患侧肾功能差。泌尿系感染史、高血压出现在尿异常后以及两肾影像及功能不一致等特点,均能与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鉴别。
3.肾动脉狭窄继发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多由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前二者好发于青年,后者中老年多见。患者常出现严重高血压,达200/120mmHg以上,舒张压升高明显,而后出现轻度尿异常(轻度尿蛋白及有形成分),最后肾功能渐进减退。患者腹部有时可闻及收缩期或双期杂音。B超检查患侧肾脏缩小,肾静脉血化验患侧肾素活性增高,卡托普利核素肾图检查阳性,肾动脉造影发现主干或分支狭窄即可将本病确诊。高血压程度严重,肾脏损害出现较早,两肾影像及功能不一致,均与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不同,而肾动脉造影更能确切将两病鉴别。
- 老年人胰腺癌
- 老年人异位抗利尿素分泌综合征
-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
- 老年人原发性恶性高血压引起的恶性小动脉肾硬化
-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
- 老年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
- 老年人运动神经元病
-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