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诊断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诊断标准:起病急剧,中毒症状明显,黄疸严重。
(1)1周内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0mg/dl),或每日升高≥17.1μmol/L(1mg/dl)。
(2)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较正常值延长0.5~1倍甚或更长。
(4)可有腹水出现甚或肝浊音界缩小。
鉴别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本病的特点:
①以全身瘙痒、黄疸为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②妊娠20周以后发病,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分娩后1周内症状消失;
③胆酸升高明显,转氨酶可有轻度升高,很少超过300U;胆红素正常或升高,但很少超过30μmol/L;
④血清学检查病毒的抗原和抗体均阴性;
⑤肝活检主要为胆汁淤积。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常发生于妊娠晚期,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起病时常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肝功能障碍,表现为凝血因子缺乏,出血倾向,低血糖,深度黄疸,肝性脑病等。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升高,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但尿胆红素阴性。可出现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肝肾综合征。超声检查肝区呈弥散性的回声强弱不均,呈雪花状。肝脏活检示严重脂肪变性,而无明显的肝细胞坏死。
3.HELLP综合征 在重度妊高征的基础上发生以肝酶升高、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常有妊高症的表现,如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可伴有上腹部疼痛,黄疸较轻。妊娠结束后病情迅速缓解。
4.妊娠反应 早孕反应以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肝功能轻度异常,酮症酸中毒,但很少出现黄疸。妊娠早期的病毒性肝炎在黄疸出现前常误诊为妊娠反应。对于恶心呕吐严重的早孕反应,一定要提高警惕,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及早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5.药物性肝损 妊娠期常应用的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有氯丙嗪、异丙嗪、甲巯咪唑(他巴唑)、异烟肼、利福平、磺胺类、四环素等。常有转氨酶轻度升高,不伴脾大。停药后肝功能恢复。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 总胆红素(TBIL,STB)
- 脂蛋白电泳(SLE,LPE,LE)
- 蛋白结合碘(PBI)
- 总胆红素(TBIL,STB)
- 脂蛋白电泳(SLE,LPE,LE)
- 蛋白结合碘(PBI)
- 血清总蛋白(TP,TP0)
-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
- 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抗体(ALSP)
- 抗平滑肌抗体(ASMA)
- 尿胆红素(BIL)
- 尿丙氨酸
相关疾病
鏉忔灄鍖诲吀寰俊鍏紬鍙�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