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诊断
别名:新生儿化脑,新生儿脑膜炎,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的检查可作出诊断。
1.病史 起病前有化脓性感染史。
2.临床特点 起病急,有发热、呕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脑膜刺激征阳性,颅压升高等,重者可发生脑疝,甚至呼吸衰竭,或可引起休克。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2)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或为脓样。细胞数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占绝大多数,糖定量减低,蛋白显着增加。脑脊液涂片可检得病原菌。
鉴别
1.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缓慢,热度不高,脑脊液细胞数轻至中度升高,糖及氯化物显着降低,可找到结核杆菌。
2.病毒性脑炎 多低热,脑脊液中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而化脓性脑膜炎多高热,脑脊液中细胞数明显升高,且糖含量降低,乳酸、乳酸脱氢酶、溶菌酶的增高和pH值降低,可作鉴别。
3.其他 脑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代谢性脑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作出鉴别诊断一般不难。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 色氨酸试验(TrpT)
-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 色氨酸试验(TrpT)
-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 颅脑CT检查
- 一般摄片检查
- 核磁共振成像(MRI)
- 血常规
- 耳、鼻、咽拭子细菌培养
- 脑脊液异柠檬酸脱氢酶
- 中性粒细胞趋化试验
相关疾病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