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non-obliterative vascular ischemia of mesentery)是一种由肠系膜上动脉痉挛所引起的急性肠缺血,占急性肠系膜缺血的20~30%,病死率超过70%。高病死率与疾病本身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和合并其他全身严重疾病有关。最早定义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是尸检中发现患者小肠坏死,而动脉或静脉未见明显闭塞性改变。肠系膜血液循环研究表明,肠系膜血管收缩、组织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可引起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肠系膜上动脉痉挛是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中心环节,已发现它与持续的心输出量减少和低氧状态有关,常见于脓毒症、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症状

  可与急性动脉或静脉肠系膜闭塞相似,但老年人更多见。1.早期表现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在数天内缓慢发生,期间可有乏力和腹部不适的前驱症状。(1)腹痛:非闭塞性肠系膜缺……

诊断

  本病须与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相鉴别。……

并发症

  肠坏疽并发穿孔。……

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经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肠坏死发生。(1)改善心脏功能:在确诊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之前,需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维持血流动……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


网站备案号:赣ICP备16000927号-4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