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
别名:
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
干槽症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病因
病因可能与损伤、感染、牙槽窝过大、血液供应不良以及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所致。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牙槽窝骨壁的浅层骨炎或轻微的局限型骨髓炎。……
症状
主要症状是在拔牙后3--4天,感觉局部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并且牵涉到耳颞部痛。局部牙槽窝内凝血块呈暗灰色,坏死组织逐渐脱落,使牙槽骨暴露。拔牙创口周围牙龈红肿,牙……
诊断
牙齿感染症状为疼痛如局限于某个牙齿并是由甜或冷引起,常为龋已接近含有神经的牙髓而致。这样的痛常很快地消失。患者应避免引起疼痛的刺激,用较温和的镇痛剂,并应尽快就……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描述。……
治疗
干槽症的治疗以局部处理为主,口服消炎药物疗效不满意,所以需要到医院由医生治疗。干槽症的治疗原则是止痛、解除牙槽骨壁感染及促进正常肉芽组织生长。局部用3%过氧化氢……
预防
目前,预防干槽症的发生,除尽量减少创伤,预防感染,尽力缩小创口外,在创内置各种制剂,均有不同的预防功效。近年来,临床采用云南白药粉剂局部填塞方法预防干槽症,也有……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