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片虫病
姜片虫病(fasciolopsiasis)是由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寄生于人、猪肠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以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形态学 成虫扁平肥大,生活时呈肉红色,形似鲜姜之切片故得名。虫体长20~75mm,宽8~20mm,厚约2~3mm,为寄生于人体的最大吸虫。成……
症状
潜伏期1~3个月。轻度感染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中、重度者可出现食欲缺乏、腹痛、间歇性腹泻(多为消化不良粪便)、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腹痛常位于上腹部与右季肋下……
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蛔虫病相鉴别。姜片虫卵应与肝片吸虫卵、棘隙吸虫卵鉴别。……
并发症
变态反应、肠梗阻、粒细胞浸润、肺部、肠道细菌感染等。……
治疗
一)治疗首选驱虫药物为吡喹酮,常用剂量为10mg/kg体重,分早、中、晚3次服用,1天内服完。治疗1个月后,虫卵阴转率可达97.5%~100%。国外有人用15~……
预防
为了防止本病的传播,首先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要吃煮熟的水菱、孛荠等,或生吃前多用水冲洗并用刀削去其皮壳.同时要作好粪便管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不得用作种植水……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姜片虫病
- 姜片虫病《中医词典》
- 姜片虫病的预防【传染病】
- 姜片虫病西医病因【传染病】
- 姜片虫病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
- 姜片虫病应该如何治疗?【传染病】
- 姜片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传染病】
- 姜片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传染病】
- 姜片虫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传染病】

姜片虫病 知识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