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血吸虫病

  湄公血吸虫病于1950年在泰国南部首先发现。本病在老挝湄公河的江岛(Khong island)流行。1978年才正式命名为湄公血吸虫病(schistosome mekongi)。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湄公血吸虫雌虫长12~23mm。卵巢与卵膜位于中部1/5处。子宫内含虫卵。虫卵正圆形,直径40~45μm。卵壳一侧近末端有一小结。雄虫长1……

症状

  与日本血吸虫相似。在江岛45例患者中,25例肝脾肿大,4例腹壁静脉曲张,2例有腹水,故其致病性不亚于日本血吸虫病。可采用粪便虫卵浓集的醛醚法,或毛蚴孵化法。……

诊断

  急性血吸虫病有误诊为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等。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不可忽视。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

并发症

  1.肝纤维化并发症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并发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者占2/3以上。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占16.5%~31.6%,是血吸虫病性纤维化的主要……

治疗

  (一)治疗 治疗应用吡喹酮1天疗法,20mg/(kg·次),3次/d,疗效良好。(二)预后 血吸虫病患者,包括脑型与侏儒症如能早期接受病原学治疗,……

预防

  1984~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老挝江岛135村对人群进行吡喹酮普治37144人,占总人口数约为1/2,使本病流行得到控制。钉螺滋生在大量流水中,灭螺工作很艰……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知识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


网站备案号:赣ICP备16000927号-4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