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别名: 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

  1965年,伊势、太藤首先报道本病,怀疑它是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1970年,太藤提出新的命名,称之为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到1981年,日本已报道50例。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本病与皮脂溢出有关,也有人认为是一种细菌疹,但未能证实。Andrew认为本病可能是不典型的银屑病。(二)发病机制 早期见毛……

症状

  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约为5∶1,发病年龄为16~61岁,20~30岁多见。皮疹好发于面部、胸背、上肢伸侧,为毛囊性红色丘疹,顶端常有脓疱,周围有1~2mm红晕。……

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切片,本病诊断不难。鉴别 但应与脓疱病、脓疱性银屑病、疱疹样脓疱病及体癣等相鉴别。……

并发症

  常有哮喘及湿疹并发。……

治疗

  西医治疗 内服氨苯砜或皮质激素有良效。也可试用羟布宗(羟基保泰松)、或磺胺吡啶、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个别病人摘除扁桃体或应用抗生素治疗龋齿后好转。以上内容……

预防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2.注意皮肤卫……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脓疱


毛囊炎


脓疱 知识


毛囊炎 知识

闂佸搫顦换鎴︽倶閸曨垰绀岄悹鍥ㄥ絻閹胶鈧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绀傛い鎴f硶閼稿綊鏌涘▎娆愬 xlyd-999

闂佸湱枪椤﹂亶锝為弽顐熷亾楠炲灝鈧牠鎮¢敓鐘冲仾闁告挆鍕ㄦ寗

闂佸湱枪椤︾敻宕曠€涙ɑ濯寸€广儱妫涢崣鈧梺姹囧€曟晶钘夘潖閿燂拷

闂佸湱枪椤︽壆鈧岸绠栧Λ鍛存惞椤愩倕寮ㄩ梺姹囧€曟晶钘夘潖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