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呈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称周围性瘫痪。是脊髓前角细胞(或脑神经运动核细胞)、脊髓前根、脊周围神经和脑周围神经的运动纤维受损的结果。四肢呈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表现为四肢成对称性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运动神经元病(MND)为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地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以缓慢进展行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共存,而不累及感觉系统、植物神经、小脑功能为特征。

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5%~10%的病者有家族史,称为家族性运动神经元疾病。近年来,在这组有家族史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病者中发现了过氧化物岐化酶的基因异常,并认为可能是该组疾病的发病原因。随着应用脊髓前角细胞主动免疫动物产生实验性运动神经元病模型,病...

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根据受损最严重的神经系统部位而定,临床症状也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各异,具体分型如下:

  1.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最常见。发病年龄在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方式隐匿,缓慢进展。临床症状常首发于...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根据受损最严重的神经系统部位而定,临床症状也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各异,具体分型如下:

  1.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最常见。发病年龄在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方式隐匿,缓慢进展。临床症状常首发于...

症状部位

症状科室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症状检查


瘫痪


瘫痪 知识

鏉忔灄鍖诲吀寰俊鍏紬鍙�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