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诊断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通常采用第3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988年12月)进行诊断:
1.发热 持续5天以上,少数少于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
2.四肢末端变化 在急性期有手足硬肿、掌(跖)及指(趾)端有红斑;在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
3.皮疹 多形性红斑,躯干部多,不发生水疱及痂皮。
4.球结膜 双眼球结膜充血。
6.颈部淋巴结肿大 非化脓性,直径大于1.5cm。
符合上述5项以上诊断标准者即可诊断,但需排除其他疾病,尤其应除外葡萄球菌、链球菌、麻疹和钩端螺旋体感染。对于符合上述4项或3项诊断标准者,若在病程中经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证明有冠状动脉瘤(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或8岁以上的年长儿);或符合上述4项诊断标准,但超声心动图可见冠状动脉壁辉度增强(此型冠状动脉扩张少见),在除外其他感染疾病(病毒性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时可以诊断为川崎病。
若临床出现下列表现有助于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
①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阴囊肿胀,肛周皮肤潮红;②血小板数显着增多;
③C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增加;
④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壁辉度增强;
⑤听到心脏杂音或心包摩擦音;
⑥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鉴别
川崎病有许多同其他感染性疾病相似的表现。需与其鉴别的有细菌性感染如猩红热,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症状,中毒性休克,风湿热,洛基山斑疹热和细螺旋体病。病毒感染也要与川崎病鉴别,包括麻疹,EB病毒及腺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药物反应和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1.婴儿结节性多动脉炎 病理变化与川崎病相似,主要损害中等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可形成动脉瘤和血栓,临床有发热、皮疹、结膜炎、颈淋巴结肿大,常死于心力衰竭,易与川崎病相混淆。但该病婴儿发病极少,肾损害严重,且预后不良,而川崎病为自限性疾病,肾损害轻,预后好。
2.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本病可有发热、皮疹、眼球结膜炎和口腔损害,但其皮疹为多形性红斑伴大片脱皮,口腔有溃疡及假膜形成,眼结膜有紫蓝色分泌物,掌(跖)端无潮红等,可与川崎病相鉴别。
3.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损害、指(趾)关节梭形肿胀、活动受限和心脏损害,应与川崎病相鉴别。但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皮疹为一过性,手足无硬肿,掌(跖)端无潮红,甲床与皮肤移行处无膜状脱皮,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等,可与川崎病相鉴别。
4.系统性红斑狼疮 本病皮疹以面部为着,血中可找到狼疮细胞,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等,可与川崎病鉴别。
5.感染性疾病 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耶尔森菌、EB病毒、衣原体、麻疹、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等,需与川崎病相鉴别。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闂備礁鎼ˇ顖滄崲閹达附鍊堕柛鏇ㄥ灠缁€宀勬偣閸ャ劌绲婚柟顔昏兌閳ь剛鏁婚崑濠囧窗閺囩喓鈹嶅┑鐘叉搐缁€鍌涖亜閹达絾纭堕柤绋跨秺閺屾稑鈻庡▎鎰伓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