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反应低下 诊断
新生儿反应低下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新生儿反应低下
诊断
新生儿如有反应低下,首先要判定反应低下程度,其次检查伴随症状,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尽快确定原发疾病。以下各项检查内容可作参考。
1.意识障碍 检查新生儿意识障碍的方法是给新生儿刺激,包括痛觉刺激,观察有无反应及反应程度。刺激方法可用手轻摇胸部,也可用手指弹足底,如无反应,可用针刺作痛觉刺激。Fenichel将新生儿意识障碍分为4种状态:
(1)嗜睡:很容易唤醒,但不易保持觉醒状态。
(2)迟钝:用非痛性刺激可以唤醒,但醒来很迟,且不完全清醒,不能保持觉醒状态。
(4)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唤醒。
2.肌张力减退 新生儿肌张力减退既可以是神经系统或肌肉病变的一个症状,也是许多全身疾病严重时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的一种表现。肌张力减退表现为双下肢外展,双臂松软,肘膝关节活动范围加大,肢体被动运动时无抵抗。做牵拉反应时,拉婴儿双手从仰卧到坐起时,头往后垂,不能与躯干保持在一直线上几秒钟。直立托起时,头不能垂直,四肢松软摇晃;水平托起时,头和四肢软弱无力地下垂。新生儿肌张力减退常伴随哭声微弱,吸吮无力,吞咽困难,自主运动明显减少。
3.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维持生命的能力和伴随症状。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均应及时记录。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头围、囟门压力、有无惊厥、呼吸节律、眼球运动、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以及原始反射均应一一详细检查,必要时检查眼底观察有无视盘水肿及眼底出血。对反应低下患儿的检查应着重在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休克、高热和体温不升,以及神经系统检查。
鉴别
新生儿期各种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几乎均会出现反应低下。应详询病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应的实验室、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出现反应低下,提示病情增重。常伴有惊厥、前囟紧张和其他感染症状,腰穿可确诊。
(2)缺氧缺血性脑病:多为足月儿,有宫内窘迫和严重窒息史;先表现激惹,以后出现反应低下,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常伴有惊厥和颅内压增高。脑电图、脑CT和脑B超检查可助鉴别诊断。
2.低体温的鉴别 因寒冷刺激、保温不够,使体温下降致患儿反应低下,复温治疗后,随体温的恢复,反应即转佳;如由于原发疾病较重引起低体温致患儿反应低下,常见严重原发病症和并发症。如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随病情发展常出现反应低下表现。
(1)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伴有水肿、低体温的临床综合征。单纯由寒冷引起者又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重症多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特征为体温不升、皮肤硬肿和多系统功能损害。
(2)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最大特征是表现缺乏特征性,常以反应低下、拒乳作为最先出现症状,加上病史有宫内感染、产时感染或产后感染史,实验室检查血培养阳性,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数减少,C-反应蛋白明显增加,有助于诊断。
(3)新生儿肺炎:一般状况较差、反应低下,哭声无力、拒奶,呛奶及口吐白沫、呼吸浅快、不规则等,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3.低血糖 各种病因引起的低血糖症(参见新生儿低血糖症)小于胎龄儿及早产儿发生低血糖时,常首先表现反应低下,有时反应低下成为惟一症状。结合病史,生后3天内有进食不足或窒息史等,临床表现特点和血糖监测可作诊断。
4.药物引起 母亲分娩前用过降压药,婴儿生下后反应低下等表现,结合婴儿血镁>1.75mmol/L(3.5mEq/L)即可诊断;母亲分娩前2h内用派替啶等麻醉药,有初生时窒息和生后反应低下表现,可诊断。
新生儿期许多疾病如脱水酸中毒、心功能不全、休克、贫血、颅内出血、21-三体综合征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均可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 血常规
- C-反应蛋白检验(CRP)
- 血小板计数
- 血常规
- C-反应蛋白检验(CRP)
- 血小板计数
- 总胆红素(TBIL,STB)
- 结合胆红素(SDB,DBIL)
- 非结合胆红素(SIB,IBIL)
- 动脉血气分析
-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 尿常规
- 脑电图检查
相关疾病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