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丙型病毒性肝炎 症状
别名:小儿丙肝
小儿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_小儿丙型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2~26周,平均8周。常见下列临床类型和特点:
1.急性丙型肝炎 多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常见乏力或活动耐力下降、厌食、腹部不适等。约25%出现黄疸,多呈轻度。肝脏轻到中度增大,脾大少见。ALT可表现为单相或多相型增高,后种类型预示肝损害严重或易发展成慢性型。病程约3~6个月或更长时间。有明显转慢性化倾向,约40%~60%转为慢性肝炎。
2.慢性丙型肝炎 分型同乙肝。病毒血症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以前者多见,自然痊愈的可能性极小,部分病儿可发展为肝炎肝硬化。
3.亚临床型丙型肝炎 为儿科常见临床类型。患儿无肝炎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肝炎病情,进一步追查病原方得以诊断。追问相关病史可发现有些患儿尚处于急性期,而有些已进入慢性阶段。
4.病毒携带状态 从无肝炎症状,定期随访也无肝脏大小和质地异常,ALT无升高。肝活检基本正常或呈轻微病变。
5.婴儿HCV感染的特点
(1)显性感染:易出现黄疸,脾大较年长儿多见。
(2)经母婴传播获得感染:婴儿可呈短暂的病毒血症,即在出生数月后病毒血症消失,抗HCV多随之阴转。
6.HCV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
(1)与HIV混合感染:对经母婴传播获得混合感染婴儿的研究表明,两种病毒有协同致病作用:HIV感染病情进展更快,HCV病毒血症水平显着增高。
(2)与HBV混合感染:可加剧肝脏损害,增加发生重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的危险性。HCV复制常占优势。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
-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
- 扑翼样震颤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
-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
- 扑翼样震颤
- 转氨酶异常增高
- 肝被膜紧张
- 食欲下降
- 内脏痛
- 血清丙肝病毒RNA(HCV-RNA)阳性
- HBV与HCV重叠感染
- 口唇发黄
疾病检查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
- 丙型肝炎RNA
- 抗丙型肝炎病毒IgA抗体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
- 丙型肝炎RNA
- 抗丙型肝炎病毒IgA抗体
- 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抗-HCV-Ig)
- 腹部血管超声检查
- 总胆红素(TBIL,STB)
相关疾病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