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 症状
小儿结核病症状_小儿结核病有什么症状
旧结核菌素试验一般可用1∶1000或1∶2000稀释液,但疑有严重活动性结核者,宜用1∶10000稀释液,以防局部的过度反应以及可能的病灶反应。注射后48~72小时看结果,阴性者用高一级浓度再试,直到1∶100稀释液为止。阳性标准如下:
十:红晕及硬肿5~9mm
■∶红晕及硬肿10~19mm
■∶红晕及硬肿>20mm
但自从广泛推行BCG接种后,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唯一区别自然感染与BCG接种后过敏反应的方法,是根据阳性反应的强度和持久情况。自然感染时结素反应多为强阳性反应,且持久不消失;而BCG接种后多为弱阳性反应,且持续时间短,反应逐渐减弱,一般3~5年后完全消失。此外,结素反应仅表示结核杆菌感染,并不表示患病及病变活动性。只有与小儿年龄、BCG接种史及结核病接触史相配合,才可帮助推测感染的活动性。阳性反应者的年龄越小,接触史越密切,则活动性结核的机会越多。
3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下未接种过BCG者,如结素反应呈阳性,即可作为活动性结核而予以治疗。结素阳性反应的大小、强弱,一般并不表示结核杆菌感染是否痊愈、活动或正在发展等情况。但患儿呈强阳性反应的年龄越小,则越有可能是活动性。
身体对结核的过敏性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减弱或暂时消失:
④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时。⑤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
6、寻找结核菌 幼儿不会吐痰,常将痰液咽下,故在清晨空腹胃洗出液中可直接涂片染色或进行结核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胃液结核杆菌检出率以浸润型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为最高,可达30%~50%;其次为粟粒型肺结核;至于一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涂片阳性率为7%~8%,培养阳性率可达15%。胃液、痰或其他分泌物结核杆菌检查有时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并在治疗上有指导作用。
自80年代用纯化抗原5和6ELISA法检测体液中结核杆菌抗体辅助诊断结核病,或用乳胶凝集试验或ELISA法查结核杆菌可溶性抗原,以早期诊断。近年来国内外已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结核病的诊断率如:PCR多聚酶链反应采用体外基因扩增查出脑脊液等标本中极微量的结核杆菌基因组特异片段,以快速诊断结核病,国内报道在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其阳性率可达91%。
7、血液检查 急性期时,白细胞可增高到(10~20)×109/L(10000~20000/mm3),伴有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和单核细胞增多(单核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增高),中性白细胞核左移和出现中毒性颗粒。好转时白细胞数目恢复正常,淋巴细胞增加,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多加速。综合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协助判断结核病活动性。
8、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 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可发现特异性结核改变,如结核结节和干酪性坏死,有助于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小儿假膜性肠炎
- 小儿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
- 小儿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 小儿结核性心包炎
- 小儿结核性胸膜炎
- 小儿结节病
- 小儿结节性多动脉炎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 浆细胞
- 结核杆菌血清学检查(anti-TB)
- 单核细胞计数(M)
- 浆细胞
- 结核杆菌血清学检查(anti-TB)
- 单核细胞计数(M)
- 结核杆菌基因检测(PCR)
- 结核杆菌检查
- 红细胞沉降率(ESR)
- 精子计数
- 血常规
- 痰培养
- 结核菌素试验(OT,PPD)
相关疾病
閺夊繑鐏勯崠璇插悁瀵邦喕淇婇崗顑跨船閸欙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