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醛固酮过多症 症状
小儿醛固酮过多症症状_小儿醛固酮过多症有什么症状
1.临床表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为一慢性发展的疾病,病程中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高血压。高血压是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多、血钠潴留、高血钠、低血钾使血管壁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强,更促使血压上升。血压随病程的发展逐渐增高,以后逐渐出现乏力、头晕、感觉异常。高血压多为中等度,血压长期增高后引起左心肥大和心衰。眼底多有小动脉痉挛,偶有小量出血,而高血压视网膜病者极少见。此点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被抑制有关。
低血钾伴碱中毒 由于肾小管排钾增多,血钾降低。有的病人在早期发现高血压后可能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服用利尿药而诱发低血钾性肌麻痹;或用低盐饮食而使低血钾得到改善,经久不出现症状。
对于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伴多饮多尿、夜尿增多,尿钾增多,应疑为原醛症,需进一步检查。
2.临床类型
(1)产生醛固酮的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腺瘤大多为单发,直径一般<2cm,故一般定位检查常为阴性,多具有典型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癌肿一般>3cm,故定位诊断多为阳性,但其尚可分泌其他激素,故临床表现多严重而复杂,生化紊乱如低血钾、碱中毒等较明显,易发生早期转移。
(2)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rimary adrenal hyperplasia,PAH):双侧肾上腺呈弥漫性增生,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生化异常,其发病机制现认为与ACTH无关。
(3)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生化紊乱较APA及PAH为轻,肾素及AT-Ⅱ活性受抑制不明显。有人认为IHA的发生可能是肾上腺皮质在功能与形态上对正常或低浓度的AT-Ⅱ呈超常反应,而导致皮质增生及分泌过量醛固酮。也有人认为IHA可能是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的变异型,因为手术治疗不能使IHA治愈,即使双侧肾上腺全切除也不能消除其高血压,而仍需继续使用降压药物控制。
(4)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对立位及AT-Ⅱ刺激无明显分泌升高反应,有时反呈下降,但对ACTH反应明显超过正常人,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治疗可使血压下降、醛固酮分泌减少、血钾恢复正常。
- 小儿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
- 小儿丘疹性肢皮炎综合征
- 小儿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 小儿龋病
- 小儿全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
- 小儿缺铁性贫血
- 小儿热带巨脾综合征
- 小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 小儿热性惊厥
- 小儿人类疱疹病毒6,7,8型感染性疾病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