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系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腔隙直径多为2~15mm,一般认为15~20mm是腔隙的最大限度。 过去,临床上很难做出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只有在病理检查时,才能明确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变。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单纯依靠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脑电图、脑血管造影和脑脊液检查,临床无法确诊。因此,过去由于很多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没有表现出局灶体征,甚至完全没有症状,所以很难诊断。CT和MRI等神经影像学的广泛应用使本病临床诊断已无困难。另外,PET检查能较早地发现局部脑组织处于脑的功能、代谢改变状态时的变化,所以当PET应用于脑检查时,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现率可能会更高。 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后,导致缺血性微梗死,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液化,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以后被巨噬细胞移走而留下不规则的大大小小的腔隙。因梗死的血管不同,常表现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痴呆、偏瘫、失语等。 1965年Fisher等通过临床病理观察对本病的临床症状等作了详尽描述,国内由杨露春等于1984年首先报道。因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正愈来愈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不完全清楚。与病因相关因素有:①最常见为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管腔闭塞产生腔隙性病变;有资料认为,单一腔隙病灶与高……
症状
1.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多,多患高血压病。通常在白天活动中急性发病,孤立性神经功能缺损常使临床表现明显,也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渐进发病,约20%的病例表现T……
诊断
腔隙综合征病因除缺血性梗死外,还包括小量脑出血、感染、猪囊尾蚴病(囊虫病)、Moyamoya病、脑脓肿、颅外段颈动脉闭塞、脑桥出血、脱髓鞘病和转移瘤等,应注意鉴……
并发症
多数腔隙性脑梗死病人无明显并发症。但应警惕高血压病的各种合并症,并应高度重视脑血管病后抑郁症和焦虑反应,这是脑血管病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1.抑郁反应的特征性症状……
治疗
(一)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脑梗死相似,在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强调加强病因治疗,预防再次发病。①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各种类型脑动脉硬化可减少腔隙……
预防
由于腔隙性脑梗死是深穿支小动脉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这些血管大多属终末支,一旦梗死形成,侧支循环极难建立,所以临床上虽患者症状较轻,但不易恢复,应重在预防……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 暂无
相关疾病
脑梗死
- 脑梗死《病理学》
- 脑梗死临床表现【神经内科脑梗塞】
- 脑梗死的治疗与护理【神经内科脑梗塞】
- 什么是多发性脑梗死【神经内科脑梗塞】
- 大面积脑梗死怎样治疗【神经内科脑梗塞】
- 降纤酶治脑梗死有新说【心血管脑血管疾病】
- 脑梗死中西医综合治疗【神经内科脑梗塞】
- 颈动脉内膜剥脱治脑梗死【神经内科脑梗塞】
- 识别“小中风” 避开脑梗死【神经内科中风】
- 手脚发麻别忽视多发性脑梗死需早治【神经内科脑梗塞】
- 血液透析患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增加【肾病肾衰】
- 血液透析患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增加.【普外科肾衰】
脑梗死 知识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医知识】
- 银杏制剂对脑梗死有保护作用【中医知识】
- 河北研制出治疗脑梗死新方剂【中医知识】
- 急性脑梗死各种管道护理体会【中医知识】
- 脑梗死伴冠心病联合治疗好.【中医知识】
- 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便秘显效【中医知识】
- 参芪液诱导hMSCs治疗脑梗死【中医知识】
- 脉络宁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脑梗死疗效显着【中医知识】
- 临床观察显示:痰瘀同治可有效改善脑梗死【中医知识】
- 高血压与年龄是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医知识】
- 新偏瘫穴电针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中医知识】
- 血液透析患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增加.【中医知识】
- 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下降【中医知识】
- 中山大学研究显示:可用参芪液诱导hMSCs治疗脑梗死【中医知识】
- 参麦注射液合滋水清肝饮对糖尿病性脑梗死者内皮功能有影响【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