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 组合检查
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
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正常值
临床意义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降低血液中有钙离子存在,或血液呈酸性等。
- 凝血酶消耗试验
- 凝血酶原时间(PT)
- 凝血酶原消耗纠正试验
- 凝血酶原消耗试验
- 凝血时间
- 凝血因子ⅩⅢ定性测定
-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因子Ⅷ∶C、Ⅸ∶C)
-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 疟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相关检查
相关疾病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
-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
- 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乏
-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乏
- 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
- 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
-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
- 严重肝病引起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
-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 老年人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小儿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相关症状
杏林医典微信公众号 xlyd-999